【摘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在構建服務型政黨的背景下,只有創(chuàng)新和貫徹實施群眾路線機制,加強思想教育,牢固樹立人民主體地位;從國情社情出發(fā),高度貼近“大多數(shù)”人意愿;重視構建親民、問民、利民的權力運行機制,才能不讓“構建服務型政黨”成為一句空話。
【關鍵詞】群眾路線 服務型政黨 人民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 D251 【文獻標識碼】 A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
群眾路線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具有決定性作用。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人民。對于今天的中國共產(chǎn)黨來說,這樣的真理彌足珍貴。我們黨正在領導人民朝著“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努力拼搏。在此過程中,要確保人民的主體地位,要從根本上貫徹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領導集體從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偉大征程中總結的重要成果。最初,我們黨只是一個由二十余人組成的新興政黨,在此后的二十七年時間中,我們黨由小變大、從弱變強,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在這個過程中,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正因為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才真心支持我們,才愿意同我們并肩作戰(zhàn)。舊社會,人民是被統(tǒng)治者,是受壓迫的群眾;如今,人民是統(tǒng)治者,是國家的主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貫徹和實施群眾路線也展現(xiàn)出許多成果。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如何凝聚力量、實現(xiàn)趕超式發(fā)展成為擺在第二代黨和國家領導集體面前的大問題,群眾路線再一次成為了治國理政和凝聚力量的重要手段。在群眾路線的背景下,人民的主體性再一次得到確認,生產(chǎn)和建設的積極性也被極大地調(diào)動出來。在此情形下,人民群眾迸發(fā)出了無限的創(chuàng)造活力。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戰(zhàn)略高度和全局出發(fā),推動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系列活動,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脫離群眾、漠視群眾的現(xiàn)象依舊存在。在構建服務型政黨的背景下,創(chuàng)新和貫徹實施群眾路線機制,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推進。
加強思想教育,牢固樹立人民主體地位
首先,利用黨媒和新興媒體,加強宣傳教育。政治宣傳在我國的語境之下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凝聚全黨共識,又能對黨員同志和領導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他們深化政治認識。隨著各種新興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利用新興黨媒加強意識形態(tài)宣傳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如今在社交媒體上,主流黨媒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譬如《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是如今網(wǎng)民最為信賴的權威新聞來源之一。無遠弗屆的傳播技術為新興媒體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前提和基礎,黨員同志和領導干部能夠在第一時間接收到相關信息,也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學習和消化。如此,在進行群眾路線宣傳的時候,黨員同志便能較快做出反應。其次,利用地方黨校,對黨員同志和各級政府官員進行教育。地方黨校在培訓和傳播正確意識形態(tài)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建設服務型政黨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地方黨校在宣傳和培訓方面的資源,定期安排黨員同志進行進修,讓他們加強對于人民主體地位的認識,加強對于群眾路線的認識,從而在實際工作中積極推進群眾路線。
從國情社情出發(fā),高度貼近“大多數(shù)”人的意愿
在觀念層面確立了人民主體地位之后,還需要在實踐層面踐行群眾路線。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經(jīng)驗來看,是否踐行了群眾路線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即是否從國情和社情出發(fā),高度貼近大多數(shù)人的意愿。在民主革命年代,我們黨高度貼近了大多數(shù)人的意愿,才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當時,國家內(nèi)外交困,人民被“三座大山”壓得透不過氣來,絕大多數(shù)人民的意愿是推翻“三座大山”,真正成為自己命運和國家命運的主人。我們黨領導了解放戰(zhàn)爭,成立了新中國,契合了民眾的期待。在改革開放初期,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也正是因為這一國策符合絕大多數(shù)人的期待。
然而,如今一些黨員和領導干部的做法顯然背離了大多數(shù)人的意愿,表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官本位”、“四風”問題和貪污腐敗。一是有些黨員同志和官員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仍然將自己視為特權階層,而民眾則是任其驅使的“草民”。這種想法顯然與主流民意相背離。二是“四風”問題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官員奢靡享受、以權謀私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不僅背離主流民意,更不符合群眾路線的要求。三是貪污腐敗。中央高層反腐以來,“老虎”打了多只,“蒼蠅”拍了一群,從周永康、徐才厚,到薄熙來、令計劃,曾經(jīng)的省部級乃至國家級領導人因為貪污腐敗成為了階下之囚,這給予黨員干部以極大威懾。
面對上述情況,只有出臺實質措施,才能真正貼近民眾。一方面,要繼續(xù)以鐵腕方式反對“官本位”、“四風”問題和貪污腐敗。解決問題不能“蜻蜓點水”,而要持續(xù)不斷。因此,只有繼續(xù)以“零容忍”的姿態(tài)面對上述問題,才能夠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建立制度化機制,切實讓各級官員和黨員同志貼近多數(shù)人意愿。從長期來看,制度化機制和規(guī)章典范的作用才是持久有效的。因此,必須從制度建構入手,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重視構建親民、問民、利民的權力運行機制
貫徹實施群眾路線,從很大程度上說,就是重視構建親民、問民和利民的權力運行機制。有人說,我們可以直接照搬西方的體制,這樣親民、問民和利民的原則就能得到貫徹。這樣的看法非常片面,也非常幼稚。沒有任何一個制度能夠適用于所有國家。那些在西方可行的制度,到了中國可能就會“水土不服”。如果我們篤信“拿來主義”,而忽視了現(xiàn)實情況和條件的話,那么后果將很難預估。因此,我們黨必須要始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符合自身發(fā)展的制度與方式??偟膩碚f,我們不能一味崇洋媚外,拿西方的政治規(guī)則和權力運行機制來硬套,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我們需要構建一個符合國情社情的“親民、問民、利民”的權力運行機制,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前進方向,也是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但是,目前許多官員和黨員同志似乎沒有認識到構建“親民、問民、利民”體制的重要性。他們認為,這些所謂的原則和制度都是一些橡皮圖章和面子工程,實際上并沒什么效用,也沒什么強制力。這樣的觀點顯然與我們黨的主流價值相悖,我們是以人民為主體的服務型政黨,我們要和民眾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做好人民的公仆。因此,從各個方面著手構建“親民、問民、利民”的體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長期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學會了三種學習途徑: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三者相較,最難做到的就是向群眾學習。特別是在“官本位”思想不斷發(fā)酵的背景下,許多黨員干部將自己視為權力的擁有者,不愿意“屈尊降貴”向群眾學習。但是,這些官員和干部在享受權力帶來的便利和榮譽時,似乎忘了它到底是怎么來的。黨員干部不是生來就有權力的,他們的權力來自于人民,是人民給了他們權力。所以,各級黨員干部要轉變觀念,樹立權力來源的正確認識,充分尊重人民群眾。并且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不斷向人民群眾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不負民眾的重托。也只有不斷向人民群眾學習才能夠將“親民、問民、利民”的權力運行機制真正地建立起來,使之不至于成為一句“漂亮的空話”。從這個角度來說,各級黨員干部任務很重,也很艱巨。
構建服務型政黨是我們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戰(zhàn)略任務,而服務型政黨的構建與群眾路線的貫徹和實施是分不開的。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實踐層面切實貫徹和實施群眾路線,才能不讓“構建服務型政黨”成為一句空話。
(作者單位:宿遷學院)
【參考文獻】
①張晗:《如何建設服務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人民論壇》,2014年第29期。
②劉強、李保林、高云:《建設服務型執(zhí)政黨視角的群眾路線貫徹機制創(chuàng)新》,《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第9期。
③扈卓然:《建設服務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路徑研究》,《曲阜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責編/陳楠 劉芋藝(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