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是精神領域的信仰高地
中共河南省林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王獻青
過去的林縣是一個缺水、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惡劣的地區(qū),幾千年來沒有解決的吃水問題,為什么在20世紀60年代能夠解決?為什么當時10萬人苦干能夠修成紅旗渠?1944年林州解放后,共產黨讓林州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他們對共產黨的信仰、對未來生活的希望,促使他們奮不顧身地支持各種黨組織的活動和抗日活動,從此這個地方的人就產生了一種紅色精神,在血脈里面種下了紅色的基因。
20世紀60年代初,老書記楊貴帶著林縣縣委一幫人,寧可苦干不可苦熬,在太行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它的產生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對中華文脈的一種延續(xù),展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林州更是由此形成了戰(zhàn)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四部篇章。戰(zhàn)太行,是上世紀60年代10萬大軍花去10年時間,修成紅旗渠;出太行,是80、90年代工匠遍布全國各地搞建筑;富太行,是90年代以后又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搞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F在我們要打造第四篇章,美太行。讓太行山吸引更多人來參觀、旅游、居住。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我們的黨,一切以人民為中心,這是林州人從紅色傳承到紅旗渠精神這樣一脈相連的傳承。紅旗渠作為精神領域的信仰高地,不僅是林州的、是河南的,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同時也是世界的。每一個林州人都愿意共同去助力中國夢,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人類的幸福與美好,作出應有的貢獻。
拍攝電視劇《紅旗渠》就是要讓當代人不忘初心
八一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紅旗渠》電視劇導演 寧海強
2015年,我拍過一部電影——《天河》,講述了南水北調工程進北京的故事。在籌備和拍攝的過程中,所有南水北調工程參與人員和建設者們都告訴我,他們是靠著紅旗渠精神的支撐,才能忍受多年的艱苦條件,開拓了這樣宏偉的人間天河。
所以,在整個電影的拍攝過程當中,我們把紅旗渠精神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guī)z制組的主創(chuàng)團隊兩次來到紅旗渠,來到林縣,去感受當年的紅旗渠精神。
作為影視工作者,我們不是理論家,在重塑紅旗渠精神的具體人物形象時,我們希望更多地體現這種精神來自哪里。在我們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更多的是要把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和中國人的性格、個性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偨Y起來就是,在今天為什么要重拍紅旗渠這段歷史?它能給今天的人帶來什么東西?我想,這也是今天在研討會上我們探討紅旗渠精神最重要的目的。多年后,南水北調這一偉大工程的科研工作人員們仍然在延續(xù)紅旗渠精神,這種精神也極大地鼓舞了現代人,給予他們充足的力量去重新創(chuàng)造人間天河。目前,我在跟所有《紅旗渠》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者們一起重新梳理歷史,理解紅旗渠精神,努力把紅旗渠精神形象地體現出來。
電視劇《紅旗渠》將成為一部愛國主義精品力作
《紅旗渠》電視劇總制片人 王偉鋒
紅旗渠,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座豐碑;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于命運的精神象征;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實寫照。史詩性電視連續(xù)劇《紅旗渠》即將投入拍攝,該劇以40集所能承載的容量,濃墨重彩地講述了黨和人民群眾血濃于水的深情;謳歌了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情操和高尚追求。五千年的華夏文明,鑄就了我們勤勞、勇敢、智慧、剛毅、永不言敗的民族性格。紅旗渠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從開始修建至今,她所蘊含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贊揚,今天她更是成為國家紅色思想教育基地。
40集電視連續(xù)劇《紅旗渠》,已經向國家廣電總局報批、立項,由北京中視鼎立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安陽市中商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承制。本劇聘請了創(chuàng)作過《兵變1938》《滇西1944》《將軍外交家黃鎮(zhèn)》等電視連續(xù)劇的著名編劇郭亞平同志擔任該劇的編劇;聘請執(zhí)導過《新四軍》、《百團大戰(zhàn)》、《中國兄弟連》等影片的八一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寧海強同志擔任導演,劇中人物也將聘請國內一線優(yōu)秀演員出演。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40集電視連續(xù)劇《紅旗渠》,必將成為一部充滿正能量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精品力作!
把紅旗渠精神這桿旗扛起來傳承好
中喬大三農實業(yè)集團董事長 喬書領
我作為一個草根、作為一個農民,與紅旗渠的關系是什么? 我在北大學習的時候,有幸聽取了時任林州市副市長王獻青做的報告《林州市的精神——紅旗渠》,當時我就有了一個夢想,以紅旗渠為主體,筑建紅旗渠國家智慧農業(yè)聚集區(qū)。
要想了解紅旗渠,光聽不行,要到渠上走一走看一看,我順著紅旗渠轉了一個遍,太震撼了!它是偉大、神圣的,是能夠創(chuàng)造人的生命最高價值的一個平臺,我們要把紅旗渠這桿旗傳承好,扛起來。我把我的想法和楊貴老書記做了匯報,老書記大力支持,讓我做好紅旗渠精神的傳承工作。一個民族只追求物質是沒有希望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首先是文化的偉大復興。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
我們先后把“天下第一龍”、“天下第一軌”以及“長征二號”1:1的模型運到紅旗渠國家智慧農業(yè)公園。“天下第一龍”、“天下第一軌”、“長征二號”都是一種精神的載體,把他們運到紅旗渠,就是要把中國的精神撐起來,把中國的農業(yè)撐起來,這也是我作為一位草根、一位農民的責任與使命。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都有一種紅旗渠情結
中國中小商業(yè)企業(yè)協會副會長、北京鵬睿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董事長 竇云鵬
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對紅旗渠有一種情結,接觸了很多紅旗渠精神的文藝作品和先進事跡,他們修渠過程中展現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我們到紅旗渠調研時曾聽到這樣一個故事:當時一家農戶的老公公早上五點出門下午四點才弄到水,新過門的兒媳婦出去接水結果沒走幾步把水灑了。老公公對此不敢批評,然而第二天兒媳婦自殺了。從這個故事中能夠看到當時林縣缺水到了怎樣的程度。時任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帶領班子成員下決心一定把紅旗渠修好,把林縣人民一直以來缺水的問題解決掉。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密切聯系群眾,調動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在修渠的過程中,楊貴和林縣的其他黨員干部幾乎每天吃住都在一線。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吃飯只能自己想辦法,干部自帶糧食,甚至挖野菜、啃樹皮。林縣的領導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全部調動了起來,形成了強大的合力。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任何事情都能做到。紅旗渠工程中最艱難的步驟,很多都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完成的,他們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了這項事業(yè),展示了那個時代的“工匠精神”。老百姓感受到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犧牲精神,自然和共產黨站在一起。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完成這樣一項堪稱奇跡的人工天河的建設。有了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我相信未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責編/趙昭 趙橙涔(見習)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