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理論經歷了從改革實踐中來,又回到改革實踐中接受檢驗并指導改革實踐,從而形成中國改革理論。既不能認為我們黨提出改革開放沒有任何理論準備,又不能認為一提出改革開放就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改革理論,它必須從改革實踐中來,又回到改革實踐中去,并以新的理論指導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
中國改革實踐與改革理論相互推動、相得益彰。中國改革的直接動因是擺脫貧困,縮小與世界上發(fā)達國家的差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的帷幕,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不到五年,就解決了新中國成立后三十多年來沒能解決的農村溫飽問題。之后,我們黨在總結農村改革的基礎上,適時地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進行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的全面改革。在總結改革開放近十年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尤其是我們黨在深刻反思蘇共失敗蘇聯解體的慘痛教訓后,鮮明地提出改革不能停步、改革要堅持的社會主義方向。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系統(tǒng)總結以往改革開放實踐經驗基礎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發(fā)表了一系列具有規(guī)律性認識的論述。比如,進一步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統(tǒng)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tǒng)籌謀劃、協(xié)調推進為重要指導思想,正確處理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全局和局部、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wěn)、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等重要關系;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繼續(x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等。
中國共產黨在總結40年改革開放實踐和成功經驗基礎上,已經形成由六大理論支撐的中國改革理論體系即“改革六論”,它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改革內容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革開放重要論述的提煉和概括。改革目標論——我國改革開放的目標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堅實基礎。這是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在改革目標上的生動體現。改革動力論——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動力,要通過改革來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主義社會也存在著矛盾,但矛盾性質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改革加以解決。改革主體論——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依靠力量。要堅持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也就是說要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則。改革條件論——推動改革開放需要有安定團結的社會條件。因此,要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堅持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這既是我國40年改革開放成功的重要原因,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條件。改革保障論——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改革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是關于怎么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途徑的理論,是人們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的科學方法,順利推進改革開放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在我國40年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了先行先試、摸著石頭過河、改革理論和改革探索良性互動等,這都屬于馬克思主義方法論范疇。
中國改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一定要而且能夠為人類社會作出重要貢獻,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雄心壯志所決定的。正因如此,深刻領會和客觀介紹中國改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是向全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中國的應有之義。首先,中國改革的經驗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我們要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又不能對西方現代化模式頂禮膜拜;既要融入時代潮流,又要從本國國情出發(fā),決不照搬國外模式。其次,中國改革開放為當今世界作出的重要貢獻既包括可以用數字來表達的貢獻,還包括無法用數字來表達的貢獻即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最卓越的智慧就是提出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最卓越的方案就是“一帶一路”倡議,這些都為解決人類問題作出了原創(chuàng)性、時代性的貢獻。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編/張忠華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