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輿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網民的參與目的和利益訴求,代表了網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對于突發(fā)輿情事件,政府要及時作出回應,妥善進行輿情疏導,關注民眾所需,善于分析事件背后的矛盾和利益分配問題,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維護民眾利益,在制度體系建設中體現(xiàn)公平正義。
【關鍵詞】網絡輿情 利益訴求 網絡治理 【中圖分類號】C912.63 【文獻標識碼】A
網絡輿情是網民關注某一熱點事件形成的網絡聚眾效應,具有直接交互、廣泛多元、隱蔽突發(fā)等特點。如今,網絡日益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網絡思潮的日益活躍,網絡輿情也在不斷變化。引發(fā)網絡輿情的因素是多元的,探究其內在成因及其背后的利益訴求,對于網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網絡輿情折射出網民不同的利益訴求和參與心態(tài)
如今,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使得輿論生態(tài)、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等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網絡輿情的頻繁出現(xiàn)已成為當代社會的一種常態(tài),公眾的關注點也隨著輿情的更替而不斷改變,由此引發(fā)的各種熱議話題從未停止。網絡輿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網民的參與目的和利益訴求,代表了網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梢哉f,網絡輿情是大眾對利益訴求的另一重表達。
當前,一般意義上的物質文化已經難以滿足現(xiàn)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拓展新的空間和渠道便成為滿足現(xiàn)代人需求、推動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網絡是由信息技術構建的社會生態(tài)體系,為人類打造了別樣的生活體驗空間。通過這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均可隨時隨地獲取信息、進行交流,這樣的生活方式對人們的價值觀念、言行舉止產生了重要影響。不僅如此,人們對國家、世界、個人生活的不同看法,也影響著社會的運行和國家的決策。
只有適應網絡時代快速發(fā)展的節(jié)奏,更好地融入現(xiàn)代社會群體,人們才能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在物質需求提升的同時,公眾的網絡參與意愿也更加強烈,他們渴望通過網絡發(fā)聲,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對此,網絡平臺為網民自由表達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由此形成了網絡輿論陣地。
網絡輿情反映著利益主體間的矛盾。當代社會,民眾利益訴求的多樣化必然導致矛盾的產生,在需求遲遲得不到滿足,特別是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情況下,不同群體就會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情緒波動,并通過網絡宣泄不滿。隨著關注度的提升,一些社會問題很容易在網民的熱搜和討論中形成輿論風波;隨著事件的發(fā)酵,持不同觀點的利益主體往往各執(zhí)一詞,也必然會因意見分歧引發(fā)矛盾乃至對抗。
網絡輿情體現(xiàn)了人們在價值追求方面的新變化。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使人們的價值觀念得到了極大改變,網絡輿情尤能反映網民的這種心態(tài)變化。在網絡普及的初始階段,人們對網絡空間保持著新鮮感,對輿情事件的討論缺乏客觀性。由于價值尺度還不是十分明晰,人們往往容易被某些錯誤言論左右。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與居民生活早已融為一體,人們看待問題變得更加理性,責任感進一步增強。例如2018年,中國隊沖擊俄羅斯世界杯決賽圈再次失利。以往國足比賽都是輿情熱點,每次國足失利都要承受極大的社會輿論壓力。這次國足依然沒能進入世界杯決賽圈,但球迷心態(tài)更顯冷靜,沒有發(fā)生聚眾鬧事等惡性治安事件,網絡上對某些球員的口誅筆伐也有所減少,這說明網民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這次失利,更愿意為中國足球發(fā)展的體制和梯隊基礎建設獻計獻策。如何讓中國足球整體質量得到提升,成為網民熱議的主題,這也顯示出網民思想觀念的新變化。
網絡輿情疏導要最大限度地維護民眾利益,在制度體系建設中體現(xiàn)公平正義
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8.29億。網民數(shù)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輿情事件的頻發(fā),這就對網絡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么聯(lián)系群眾呢?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fā)發(fā)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如果僅僅依靠制度約束,是無益于網絡治理的。只有通過有效引導、耐心傾聽民眾意見并加以整改,才能使網絡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得到解決。對于突發(fā)輿情事件,政府要及時作出回應,妥善進行輿情疏導,關注民眾所需,善于分析事件背后的矛盾和利益分配問題,以更好地提升服務水平。
第一,網絡輿情疏導要最大限度地維護民眾利益。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艱巨任務。特別是突發(fā)輿情事件,加大了政府網絡治理的難度。在這一背景下,如果政府對網絡管理重視度不夠、治理方式陳舊保守,就難以跟上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步伐;不能及時處理、回應事件,就會導致輿情不斷發(fā)酵,引發(fā)網民的不滿和不信任。反應不夠迅速、方法不夠科學合理、矛盾得不到緩解等問題,從側面說明了管理機構相關工作的不到位和機制的不健全。對此,我們要主動適應網絡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不斷強化互聯(lián)網思維,提高輿情引導能力。管理部門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解決問題,而是要傾聽網民的訴求,最大限度地維護民眾的利益,要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高度加強網絡內容建設,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第二,在制度體系建設中體現(xiàn)公平正義。從眾多的社會輿情、網絡輿情事件來看,利益失衡帶來的矛盾沖突是主要問題。對此,管理機構要有一個清晰的審視判斷,尋找問題根源,妥善解決問題。同時,也要反思輿情事件背后的動因,總結工作經驗,通過反思和民意反饋更好地構建網絡管理體系。
首先,倡導公平正義,并使之成為全體民眾一致踐行的價值準則,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因此,我們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工作中彰顯公平正義,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網絡輿論的發(fā)展。
其次,加強網絡監(jiān)管,強化制度保障。有了完善的制度體系,社會公平正義才能得到保障,各行各業(yè)才能按照自身規(guī)律不斷發(fā)展,網絡治理也是如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互聯(lián)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qū)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清朗的網絡空間離不開健全的網絡監(jiān)管體系,良好的網絡生態(tài)需要網民自覺遵守網絡秩序、維護網絡安全。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tài)良好,才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作者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9年2月28日。
③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網,2016年4月26日。
④向加吾、許屹山:《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演變要素、生命周期與傳播效應研究》,《長春大學學報》,2018年第11期。
責編/王妍卓 美編/史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