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核心任務之一,是為市場經濟提供完備的、精確的法律規(guī)則?!睹穹ǖ洹啡娲_認市場主體的法律資格,賦予市場主體豐富的財產權并予充分保障,確立了完備的市場交易規(guī)則。
《民法典》通過一套整全的市場交易規(guī)則,為市場主體提供了穩(wěn)定的行為預期,這種形式理性的法律規(guī)則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根基所在。正因為此,《民法典》是“生活的百科全書”,更是一部富民強國之法。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而提出“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編纂民法典”目標,凸顯了《民法典》的核心任務之一,即為市場經濟提供完備的、精確的法律規(guī)則。
在《民法典》即將頒行之際,檢視它是否完成了這一預期任務,殊有必要。市場經濟的運行至少包括三個要素:市場主體、交易標的和交易規(guī)則,我們可以從這三方面分析《民法典》是如何建構市場經濟基本規(guī)則的。
《民法典》全面確認市場主體的法律資格
市場主體即民事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三種,它們均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市場交易。《民法典》在現行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民事主體制度。
擴充法人的種類,將非法人組織規(guī)定為一種民事主體
《民法典》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特別法人”三種,它們都可參與市場交易,其中,營利法人是最為活躍的市場主體。營利法人包括公司和非公司制的企業(yè)法人,如城市資本和農村土地結合產生的各種農村股份合作制企業(yè)等,所有營利法人都適用基本相同的法律規(guī)則。
《民法典》將機關法人作為特別法人,規(guī)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取得法人資格。這就要求機關法人在從事民事活動時,也應遵守和其他市場主體相同的交易規(guī)則,而不享有任何特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取得法人資格后,可以成為農村集體土地和其他資產的所有權人,參與市場交易,從而改變目前由村民委員會越俎代庖、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的現狀;它還應建立法人治理結構,這可以落實村民的經濟自治權,有效遏制集體資產的流失。
賦予更多主體以參與市場交易的資格,既有助于自然人選擇從事市場競爭的主體方式,也裨益繁榮市場和促進競爭?!睹穹ǖ洹穼€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等規(guī)定為非法人組織,使其有以自己名義參與市場交易的資格,回應了市場主體多元化的需求。
強化民事主體法律地位平等原則,創(chuàng)設市場主體平等競爭的法律環(huán)境
平等是包括市場關系在內的所有民事關系的前提,也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睹穹ǖ洹穼⑵降仍瓌t作為民法基本原則,旨在強調所有民事主體在從事包括市場交易在內的所有民事活動時,其法律地位平等。
《民法典》的具體規(guī)范中也重申平等原則,如《總則編》明示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物權編》要求法律平等保護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據此,不同所有制的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任何市場主體都不享有任何特權。整體上,法律地位平等包括《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條例》規(guī)定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guī)則平等。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沉疴痼疾是對非公有制主體設置各種歧視和障礙,“玻璃門”、“彈簧門”和“旋轉門”層出不窮,《民法典》有關平等的規(guī)范要求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平等競爭,真正有效踐行,必將促使平等觀念在我國向縱深拓展,使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齊頭并進,激發(fā)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在“混改”后,可以設想的一種未來情形是:公有資本和民間資本均為公司股東,兩者互贏互利,平等行權,共同將企業(yè)做大做強。
法律平等是形式平等,然而,在真實的市場交易中,不同市場主體的資源稟賦、信息獲取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甚至實力懸殊,此時,片面強調法律平等反而可能適得其反,以平等名義造成嚴重不平等。因此,立法者不得不謹慎平衡兩種平等觀念,在非常有必要時,對交易中具有特殊身份(如未成年人、消費者等)主體,予以特別保護,以呵護交易中的弱者,實現底限的社會公正?!睹穹ǖ洹芬灿袀€別體現實質平等的規(guī)范,如對未成年人、消費者等民事權利的特殊保護等,但《民法典》作為市場經濟基本法,并沒有詳細規(guī)定這些特殊保護規(guī)范,它們基本是由特別法規(guī)定的,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合同法》等。
《民法典》賦予市場主體豐富的財產權并予充分保障
市場交易的對象包括商品和服務?!睹穹ǖ洹穼Ψ盏恼{整主要見于《合同編》中的各種合同,如承攬合同、委托合同等。商品交易實質上是各種權利的交易,作為“權利法”的《民法典》,對市場經濟最大的貢獻之一即賦予民事主體多種類型的財產權,并予以充分法律保障。
盡可能賦予市場主體盡量豐富的財產權類型
在市場交易中,最常見的權利是物權?!段餀嗑帯芬?guī)定了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三種物權。所有權包括國家、集體和私人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是從所有權中分離出來的物權。前者在物的使用價值上設立,如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地役權等,它是發(fā)展城市房地產、穩(wěn)定農村土地改革成果的主要民法工具;后者在物的交換價值上設立,包括抵押權、質權等,對促進融資、達成交易居功至偉。
除了物權外,《民法典》還規(guī)定了其他幾種重要的財產權:一是知識產權。《民法典》不僅明確規(guī)定民事主體享有知識產權,還對其客體采取了“列舉+兜底條款”的規(guī)范方式,使其客體變得非常廣泛,包括作品、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yè)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植物新品種等。二是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盡管《民法典》未明確這類權益的性質,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均為能合法交易且受法律保護的財產權益。這對我國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的意義不言而喻。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通過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亦將數據市場作為要素市場。三是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睹穹ǖ洹返拇_權規(guī)則有助于明晰各種財產權的法律地位及其歸屬,以定分止爭、克服“公地悲劇”。
除了確認所有權、股權等財產權之外,為緩解現代社會人與資源尤其是人與土地的緊張關系,克服“反公地悲劇”造成的浪費,《民法典》非常重視物盡其用。
在用益物權領域,《民法典》盡可能擴大或強化財產權的各種權能,進而將其強化為一種獨立的權利,以促進財產權的流通。最典型的這種權利有兩種:
一是土地經營權?!睹穹ǖ洹访媾R的迫切任務之一,是將中央有關農村土地權利“三權分置”的頂層設計具體化,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權能及其相互關系作出法律安排。在《土地承包法》修訂后,《民法典》作為基本法也回應了這一實踐需求。土地經營權可由農村集體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戶設立:前者可將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四荒”土地通過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后者可自主決定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土地經營權人的權能是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占有農村土地,自主開展農業(yè)生產經營并取得收益。為保障交易安全,鼓勵權利人對土地的投入和改良,流轉期限五年以上的土地經營權可以進行登記,經登記后,可對抗善意第三人?!睹穹ǖ洹冯m未明確將土地經營權界定為一種物權,但它通過規(guī)定其權能的具體內容,為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提供了操作依據??梢灶A見的是,土地經營權將在穩(wěn)定農村、促進土地的高效使用和發(fā)展規(guī)模農業(yè)、推動農村土地權利流轉、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二是居住權。依據《民法典》,房屋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合同約定,為他人設定居住權,由權利人對住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這種新型用益物權設立的目的雖然是為了“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通常也是無償設立的,但也并不排斥有償設立,這就為未來商用居住權市場的發(fā)展預留了空間。
在擔保物權領域,《民法典》盡可能擴大擔保物權的類型和擔保物的范圍。較為典型的是,它將抵押物的范圍擴大到一切可流通的財產:在列舉了可以進行抵押的財產類型后,還使用了“法律、行政法規(guī)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的表述,彰顯了私法領域“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則,意味著合法財產均可設立抵押,從而拓展了中小企業(yè)和自然人的融資擔保渠道。此外,《民法典》還增設了海域使用權和土地經營權作為不動產抵押的客體,也有效地擴大了農民的融資擔保途徑。
強化產權保護
市場經濟的核心前提是產權受法律充分保護,產權若無保障,市場經濟將蕩然無存,這也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的重要原因。
《民法典》第1條即開宗明義,將“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位于其編纂目的之首,表明我國民事權利的保障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其第3條將私法保障原則作為基本原則,尤其是對所有市場主體的權利一視同仁,同等保護,將更實質性地促進我國的產權保護水平。
《民法典》分則亦包含諸多產權保護規(guī)范。如《物權編》將物權界定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其“排他”就意味著可以排除來自任何主體的不法侵害和不當干預。但這并不意味著物權具有絕對的排他性,國家的合法征收就是最重要的例外。為平衡私人所有與公益使用,《總則編》規(guī)定征收必須基于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且必須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段餀嗑帯房倓t部分重申了這一規(guī)定,并具體規(guī)定了補償的范圍與標準;分則部分還規(guī)定了因征收影響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獲得相應補償?!肚謾嘭熑尉帯酚行ПU鲜袌鼋灰字械臋嗬?,同時兼顧市場主體的行動自由,與現行法相比,它還強化了對權利的保護。如規(guī)定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且情節(jié)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非常有力地保障了知識產權,也間接鼓勵了知識經濟時代主體在科技領域的投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將繼承的范圍擴大為“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也表明了立法者對財富的尊重,將激發(fā)市場主體對財富的進取心。
《民法典》確立了完備的市場交易規(guī)則
《民法典》各編的內容都與市場交易規(guī)則有關,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合同編》。
《民法典》確認了市場交易規(guī)則的基本出發(fā)點
《民法典》的《總則編》奠定了市場交易規(guī)則的基石,這主要見于有關民法基本原則的規(guī)定。其中最重要的是私法自治原則,在市場經濟中,它又可引申為法人設立自由、所有權自由和契約自由。依據私法自治原則,市場主體當然享有經營自主權,有權拒絕來自所有其他主體的干預。同時,它還通過公序良俗原則,對市場主體的活動提出了遵守社會底限倫理的法律要求。
在特定情形,《民法典》也對市場交易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一是法律直接規(guī)定。如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使公民對電力、電信等的使用成為日常需求甚或一種基本人權,我國也在電力、電信和郵政等領域確立了“普遍服務”原則,《民法典》專門規(guī)定,承擔普遍服務義務的市場主體,應及時發(fā)出合理的要約;又如《民法典》將公司社會責任上升為營利法人社會責任,營利法人在特定情形將承擔超越具體法律義務之外的特定義務。二是在特定個案中,授權法官依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調整當事人約定的權利義務內容,以實現實質公正。但適用民法基本原則的條件相當嚴格,其實質也是平衡契約自由和契約正義,因而并不會損害交易自由。
《民法典》建構了市場交易的游戲規(guī)則
市場交易是通過合同完成的,市場無非合同關系的總和。《合同編》總則和分則提供了巨細無遺的交易規(guī)則。
《合同編》總則部分適用于所有種類的合同。它調整合同雙方從談判開始到合同終止期間的全部權利義務關系,個別情形還涉及合同終止后的雙方關系。它規(guī)定了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合同債權的保全、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權利義務的終止、違約責任等內容。它們?yōu)閲鴥仁袌鼋灰状_立了基本規(guī)則,而且因為其與國際慣例基本接軌,也可使得企業(yè)“走出去”時對國際規(guī)則成竹在胸。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交易規(guī)則不可能墨守成規(guī),而是因時而異,《合同編》順應時代要求做了規(guī)則創(chuàng)新,如規(guī)定了信息時代的新興電子締約方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又如,為順應時代對生態(tài)保護的強烈需要,《民法典》將生態(tài)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原則,《合同編》也對合同當事人課以生態(tài)保護義務,如在合同終止后,當事人也應遵循誠信原則和交易習慣,履行舊物回收的義務。
《合同編》分則部分規(guī)定了19種典型合同。除贈與合同外,其他合同均為市場交易中最常見的合同。其中既包括買賣、借款、承攬、委托、運輸、合伙等傳統(tǒng)合同,也包括融資租賃、保理等新興合同;既包括買賣、供用電、水、氣、熱力等商品交易合同,也包括建設工程、倉儲、物業(yè)服務等提供服務的合同。分則部分的規(guī)則是立法者從中立“旁觀者”的角度,以當事人雙方利益均衡為出發(fā)點,為當事人設定權利義務關系,以便在合同未約定相關內容或約定不明確時適用的規(guī)則。它們既無損契約自由,又為合同糾紛提供了裁判依據。
《物權編》調整物的歸屬和利用關系,也為市場交易提供了諸多規(guī)則。如鑒于物權具有強大的排他性效力,可能影響其他交易主體,因此物權種類和內容應由法律規(guī)定,避免當事人任意設定“物權”來排除他人對物的合法權益;物權通常須經過公示(即不動產經過登記,動產通過占有)才能發(fā)生變動;同一不動產或動產上存在多個兼容的物權時,其優(yōu)劣采取“成立在先,效力優(yōu)先”規(guī)則?!段餀嗑帯返囊?guī)則還有諸多革新之處。如在不動產物權統(tǒng)一登記制度建立后,《物權編》為未來動產物權的統(tǒng)一登記預留了空間,以保障交易安全,降低交易中的查詢和登記等成本;又如,為促進債權人為企業(yè)購買新設備提供融資,移植美國法上的“價金債權擔保優(yōu)先權”,賦予價款債權人對動產的抵押權享有優(yōu)先于其他債權人的特權。
《民法典》鼓勵交易規(guī)則的創(chuàng)新
技術創(chuàng)新和交易創(chuàng)新是市場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往往也是交易規(guī)則變更的契機?!睹穹ǖ洹纷鳛槭袌鼋洕幕痉?,本身具有強烈的穩(wěn)定性,不可能動輒被修改,因此難免跟不上社會的流變。然而,《民法典》并不拒絕交易模式及交易規(guī)則的創(chuàng)新,反而鼓勵這些創(chuàng)新。依據《民法典》,民事糾紛的裁判依據首先是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的習慣。這里的“習慣”包括交易習慣。在實踐中,如果市場主體采用了新交易模式并建立了一套新規(guī)則,為整個行業(yè)效仿,假以時日,這些規(guī)則可成為被社會認可的交易規(guī)則,進而成為裁判規(guī)則。規(guī)則創(chuàng)新也因此得到法律認可。
《民法典》是富民強國之法
與作為“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不同,《民法典》的交易規(guī)則來源于市場,與其說它們是國家意志的表達,毋寧說是對市場自發(fā)形成的規(guī)則記載、總結和提煉。從歷史經驗看,《民法典》只能在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的土壤中誕生和成長,它通過確立市場基本規(guī)則反過來又促進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可謂“民法興,市場經濟興”。
世界銀行的營商環(huán)境評價體系一共包括十大指標,其中開辦企業(yè)、獲得電力供應、財產登記、獲得信貸、投資者保護、跨境貿易、合同執(zhí)行、辦理破產等八項均與民法典有關。我國《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條例》的大多數規(guī)定也與《民法典》的內容有關?!睹穹ǖ洹吠ㄟ^一套整全的市場交易規(guī)則,為市場主體提供了穩(wěn)定的行為預期,這種形式理性的法律規(guī)則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根基所在。正因為此,民法典是“生活的百科全書”,更是一部富民強國之法。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