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之一,與馬克思一起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恩格斯一直資助和支持馬克思進行理論研究,并與馬克思一起戰(zhàn)斗,為馬克思的理論研究注入了強大動力。總體來說,恩格斯是以參與共同研究、闡發(fā)新世界觀、論戰(zhàn)、整理、修訂、編印、出版等方式,第一個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完整系統(tǒng)呈現(xiàn)出來的人。
明確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變革性
恩格斯早期十分注重對經濟問題的研究,如寫于1843年9月—1844年1月而發(fā)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鑒》上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則相對注重對哲學問題的研究,如寫于1843年10月—1843年12月發(fā)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鑒》上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兩者的研究不僅具有互補性,而且具有相互啟發(fā)性。
馬克思在當《萊茵報》編輯期間開始面對關于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的辯論,并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fā)表意見”,這是促使他研究經濟問題的最初動因,但恩格斯對經濟問題的研究也一定意義上啟發(fā)了馬克思,使他認識到,哲學要被人民群眾所掌握,就必須抓住事物的根本,為此,就必須扎根現(xiàn)實基礎去研究經濟問題。馬克思早年開始思考和研究經濟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運用人本主義哲學方法研究經濟問題——即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一個基本經濟事實,這就是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guī)模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chuàng)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這就是“異化勞動”。馬克思通過對異化勞動的分析,又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關系——私有財產。這表明馬克思開始重視并深入研究生產勞動、經濟關系(包括私有財產)問題,抓住了歷史發(fā)展的根本。1845年馬克思撰寫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六條,可以明顯看出他的世界觀、思想認識和研究指向正在實現(xiàn)一種根本轉變,即從抽象的人本主義轉向研究現(xiàn)實的個人、生產和交往形式。
在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chuàng)作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他們把現(xiàn)實的個人作為邏輯起點展開分析。在他們看來,現(xiàn)實的個人就是有生命的個人;有生命的個人就是具有肉體組織需要的個人;與動物不同,要滿足個人肉體組織的需要,人就必須從事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在物質生活資料生產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發(fā)現(xiàn)物質生產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決定作用,又從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中揭示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而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實現(xiàn)了哲學變革。
之后,恩格斯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實現(xiàn)的變革,既把辯證法從德國唯心主義哲學中拯救出來并運用于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又運用辯證法在歷史領域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變革性及創(chuàng)新性。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貢獻啟示我們,既要用哲學方式把握經濟和歷史問題,對經濟活動和歷史給出本體論、認識論、辯證法、價值觀和人學的理解與闡釋,又要通過分析研究經濟和歷史問題從而使哲學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走向歷史的深處。
鮮明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性
恩格斯是和馬克思一起推動構建新世界觀的,所以,他對馬克思的新世界觀是有深刻理解的。恩格斯稱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為“包含著新世界觀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獻”。這一論斷,既表明馬克思是從1845年開啟其“新”世界觀的構建,也充分表達了恩格斯對馬克思和他一起創(chuàng)立的“新”世界觀之本質特征的準確把握。
恩格斯稱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為“包含新世界觀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獻”,說的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次鮮明而集中地表達了馬克思的新世界觀,這一新世界觀把實踐原則引入唯物主義,強調實踐原則在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這里,恩格斯實際上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性(本質特征)給呈現(xiàn)出來了。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貢獻之當代意義在于,實踐是人的一種生成性活動,人是在自己的實踐活動過程中成其為人的,事物是在人的實踐活動過程中生成的,世界也是在人的實踐活動過程中而成為與人有關的世界的,人、事物、世界都是一種過程性存在,一種生成性存在。因而,要從實踐的生成性來解釋世界、解釋事物、解釋人。
自覺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1845年之后,馬克思的哲學思考和研究相對注重“人”與“實踐”的客觀性、實證性與科學性。1846年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就把他和恩格斯一起創(chuàng)立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理解為“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fā)展過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是“從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它“絕不提供可以適用于各個歷史時代的藥方或公式”。晚年,馬克思用畢生精力來研究《資本論》。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以數(shù)學的準確性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過程,并證明這一發(fā)展方向必然走向社會主義。
年輕時候的恩格斯的哲學思考和研究也關注“人”與“實踐的主體性”,但更加注重實證性、客觀性,多注重從“事實”“歷史”“客觀性”的維度或用“事實”“歷史”“客觀性”的眼光看問題。恩格斯在晚年更是如此。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注重從“事實”“歷史”“客觀性”維度分析研究人類原始社會人自身的生產和發(fā)展的歷史;寫《自然辯證法》,需要他具備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知識。為此,恩格斯用8年時間在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方面來一次徹底的“脫毛”,這就使他能著重從科學實證與客觀性方面思考和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唯物論和認識論;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恩格斯相對注重從經濟利益、物質生產方面闡述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同樣注重從“事實”“歷史”“客觀性”維度闡述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恩格斯總結馬克思一生有兩大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就是唯物主義歷史觀。在講到唯物主義歷史觀時,恩格斯強調馬克思是在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的背后,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上述表明,恩格斯是注重事物發(fā)展、人自身發(fā)展、自然發(fā)展、歷史發(fā)展的客觀性的。這樣,恩格斯就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呈現(xiàn)出來了。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貢獻之當代意義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當然注重“規(guī)范性”研究,注重用“人”和“價值”“實踐主體性”的眼光觀察思考世界;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注重“實證性”研究,注重用“事實”“歷史”“客觀性”等精確的眼光觀察思考世界,把價值尺度建立在歷史尺度的基礎之上,堅持歷史尺度和價值尺度、實證和規(guī)范、主體性和客觀性的有機統(tǒng)一。這就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既具有科學性,也具有價值性。
系統(tǒng)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體性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論研究各專業(yè)上是互相幫助的,也是互補的,這有助于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體性給呈現(xiàn)出來??傮w來說,馬克思相對關注歷史領域,注重歷史辯證法,而恩格斯更為關注自然領域和自然科學,注重自然辯證法;馬克思相對注重從哲學維度思考經濟問題,而恩格斯更為注重從事實維度思考經濟問題;馬克思較多關注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而恩格斯更為關注人自身的生產。特別是當馬克思與論敵進行論戰(zhàn)遭到對手歪曲和誤解時,恩格斯就會挺身而出,堅決捍衛(wèi)馬克思學說的完整性和嚴謹性。如馬克思學說遭到杜林進攻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回擊,第一次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整體性,即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及其內在邏輯。恩格斯說過,由于我們在反駁我們的論敵時,常常不得不強調被他們否認的主要原則,并且不是始終都有時間地點和機會來給其他參與相互作用的因素以應有的重視,所以,馬克思相對重視并強調生產、生產力在社會歷史領域的決定性作用,而對上層建筑、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以及反作用、相互作用,馬克思闡述的相對不多。結果,一些青年誤認為,馬克思只強調經濟因素是唯一決定性因素。針對這種誤解或誤讀乃至曲解,恩格斯在晚年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書信中,堅決捍衛(wèi)馬克思,在強調生產、生產力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同時,著重就上層建筑、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反作用、相互作用,就人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就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合力等,給出了補充性、系統(tǒng)性的深入分析和闡述。這就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體性給呈現(xiàn)出來了。
恩格斯對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整體性的貢獻,也體現(xiàn)在恩格斯去完成馬克思未竟的事業(yè)——按馬克思的說法,就是“做出點什么”,即承擔起辨認、整理、修訂、編印、出版馬克思遺稿的責任。當時,出版《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版(德文版)、第二卷的任務都落在了恩格斯身上。要完成這些任務是相當困難的,也有不少障礙(恩格斯的視力在衰退,也經常參加工人運動等)。尤其是《資本論》第三卷,整理起來難度更大,因為初稿極不完全,幾乎是草稿。但恩格斯能以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克服一切困難,以自己豐富的經濟學知識,按照馬克思的邏輯,順利完成了這些任務,把馬克思學說的整體性呈現(xiàn)出來。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貢獻之當代意義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本質特征是注重“整體性”,但其整體性不是一下子就呈現(xiàn)出來的,馬克思恩格斯是在其思想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逐步走向完整性和整體性的。因此,應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來注重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體性、完整性,以及馬克思與恩格斯在思想上的統(tǒng)一性、整體性與互補性。由此,那種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對立起來,把青年馬克思和晚年馬克思對立起來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完整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系性
馬克思相對善于創(chuàng)立新理論、提出新思想、構建新學說,當然恩格斯也參與其中,作出重要貢獻。但相對而言,恩格斯則善于對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新理論、提出的新思想、構建的新學說以及所有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作出系統(tǒng)而又經典的闡發(fā),這就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系性呈現(xiàn)出來了,從而使人們能全面系統(tǒng)而又準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體系及其思想精髓、核心要義。恩格斯指出:“我不能否認,我和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這以前和這個期間,我在一定程度上獨立地參加了這一理論的創(chuàng)立,特別是對這一理論(唯物主義歷史觀——筆者注)的闡發(fā)。”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對馬克思和他所實現(xiàn)的哲學變革及其唯物主義歷史觀第一次作出了系統(tǒng)概述。他在《反杜林論》中,對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的基本理論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也是第一次給以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他在《反杜林論》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對馬克思一生的“兩大發(fā)現(xiàn)”給出精辟概括。這些都有助于我們完整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系性、邏輯性。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的上述五大歷史性貢獻充分表明:恩格斯是直接參與馬克思創(chuàng)立新世界觀過程的人;是第一個整理馬克思書稿的人;是第一個讀懂馬克思的人;是第一個對馬克思的理論給以補充豐富、提煉概括和系統(tǒng)闡發(fā)的人。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