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F(xiàn)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并著重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繼續(xù)為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玄機妙理之一就是黨在每個歷史時期都善于于安思危、于治憂亂,以“憂思”而“自省”,以“憂勞”而“興國”。著腳現(xiàn)實、遠觀未來,如何在于安思危中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既是歷史之鑒、時代之問,也是我們每個黨員干部必須作答的“應試題”。
我們黨是于安思危“活教材”。增強憂患意識,是博大精深中華文化寶庫里的一葉瑰寶。中華民族在飽經苦難滄桑、創(chuàng)造歷史輝煌的漫長過程中,涵養(yǎng)和積淀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等治國施政智慧。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內憂外患之中,奮戰(zhàn)于血雨腥風之中,壯大于艱難困苦之中,賡續(xù)中華憂患基因,持懷居安思危理念,始終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憂患意識,應對各種復雜局面,戰(zhàn)勝一切風險挑戰(zhàn),書寫了一篇又一篇“雄關漫道真如鐵”“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壯美史詩。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同志針對黨內存在自由主義傾向,于1937年9月發(fā)表了《反對自由主義》一文,指出一些黨員干部“自以為對革命有功,擺老資格,大事做不起來,小事又不做,工作隨便,學習松懈”,告誡全黨要樹立謙虛謹慎的憂患意識。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作報告時,一口氣列出17條困難,提醒全黨同志要認清形勢、“準備吃虧”。在解放戰(zhàn)爭即將全面告捷之際,一些領導干部開始頭腦膨脹,有的居功自傲,有的貪圖享樂,毛澤東同志敏銳地意識到,這種苗頭不扼殺,我們就會重蹈李自成的覆轍,因此嚴肅指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曾心懷憂慮地講:“現(xiàn)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以強烈危機感在全國掀起“大干社會主義有理、大干社會主義有功、大干社會主義光榮”高潮,使中國在一窮二白基礎上搞成了工業(yè)化,并且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了“兩彈一星”奇跡。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也是在強烈憂患意識中開創(chuàng)的。1978年,鄧小平同志帶著“再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的深度憂慮,語重心長地講:“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向前推進,全黨的憂患意識與日俱增、與時俱進。黨的十五大指出:“必須清醒地看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經濟、科技上同發(fā)達國家的差距給我們很大壓力。”黨的十七大時,黨中央又特別強調:“要奮斗就會有困難有風險,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高度,殷殷叮囑全黨同志要切實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一歷史性課題。他指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認識和有力應對一切重大風險挑戰(zhàn)。”并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他又指出:“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實踐證明,我們黨百年光輝歷程,就是以“于安思危”憂患意識,沉著應對波譎云詭復雜形勢的歷程;就是以“于治憂亂”施政大略,戰(zhàn)勝各種驚世駭聞艱難險阻的歷程;就是以“未雨綢繆”危機思維,奮力改寫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歷程。我們黨這一光輝品質和卓然智慧,將無可辯爭地引領現(xiàn)實、昭示后世。
大變局給于安思危“拉警報”。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上強調:“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們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上再次強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明顯增多,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這一科學論斷,揭示了世界形勢發(fā)展變化出現(xiàn)新的歷史“拐點”,預示著我們在前進道路上會遇到更多更大更強烈的風雨雷電。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推進了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使國際格局和中國發(fā)展的內外部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著深刻復雜的變化。可以預見,這種影響力是廣泛、深刻、持久的,下一步世界范圍內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增多增強。特別是當前,我國正處在各種矛盾風險不斷積累和集中顯現(xiàn)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給我們拉響“警報”,如何科學認識大變局之“大”之“變”,如何積極應對、妥善處理、從容駕馭大變局,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全面建成,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愿實現(xiàn)。因此,我們都要以“寧可備而無戰(zhàn)、不可戰(zhàn)而無備”的戰(zhàn)略清醒和“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的頑強意志,時刻準備著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著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任何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輕了、看小了的“高高掛起”,任何“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懈怠麻痹,任何“滿不在乎、漫不經心”的疲沓作風,都將嚴重貽害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新征程為于安思危“出問卷”。習近平總書記曾講:“一百年前,中華民族呈現(xiàn)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敗凋零的景象。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xiàn)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前無古人、澤被后人的偉大事業(yè),這與1949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進京趕考”比照,就是“新的趕考之路”。行走在這條只能前進、不能遲滯的“趕考之路”上,我們必須做好進行偉大斗爭的思想準備,習慣于四平八穩(wěn)、安逸于輕輕松松、沉醉于歡歌笑語,就會面臨著“退回來就失敗了”的危險。
“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我們黨在百年風雨歷程中,不管遇到再多苦難和挫折,但始終壓不垮、打不爛、摧不毀,反而在苦難中鑄就輝煌、在挫折中創(chuàng)造大業(yè),就在于我們黨善于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勢猛然,我們不能臨事茫然,而應處之泰然。要辯證地分析認識形勢,既要看到有利一面,又要看到不利一面,既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危機感,又要有“看得清、防得住、攻得克”的自信心,什么時候都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為什么這句歌詞歷久彌新、永不過時?因為它唱出了中華民族向險而行、向死而生的憂患意識,因為今天我們“還要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保持于安思危戰(zhàn)略定力,既是能力水平,也是政治責任和黨性修養(yǎng)。以“趕考”的清醒和“考好”的執(zhí)著,在新時代考卷上答出經得起實踐檢驗、人民閱卷的好成績,要求我們必須拿出革命戰(zhàn)爭年代共產黨人那種“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更堅”的頑強斗志,夯實敢于斗爭的思想根基,增強善于斗爭的過硬本領,在見微知著、舉一反三中科學預測風險挑戰(zhàn)的潛在威脅,準確把握風險挑戰(zhàn)的表現(xiàn)形式,切實駕馭風險挑戰(zhàn)的發(fā)展趨勢,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的主動戰(zhàn)、攻堅戰(zhàn),努力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中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干,在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中練膽魄、磨意志、干事業(yè)。(作者: 譚永旭,北京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