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朝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4)左右舉行貴由赤長跑比賽,每年一次,地點在元朝的大都或上都,其長跑路線是河西務(wù)驛站到大都的宮殿或泥河兒驛站到上都的宮殿。貴由赤軍在至元十三年組建,由康里人明安統(tǒng)領(lǐng)。隨著貴由赤軍參加元朝皇帝的圍獵,其地位大大提高,成為與怯薛組織昔寶赤地位相當?shù)氖绦l(wèi)親軍組織。貴由赤的長跑比賽為了鍛煉貴由赤腳力而設(shè)立,后來成為元朝全民娛樂活動,對于元朝蒙古統(tǒng)治者弘揚草原文化和提高中國人身體素質(zhì)和意志品質(zhì)都有重要貢獻。貴由赤腰掛鈴鐺,身穿紅衣,頭戴紅帕,奔跑在大都和上都的驛道和城市,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道絕美的風景。
【關(guān)鍵詞】元朝 貴由赤 放走 運動比賽 【中圖分類號】K24 【文獻標識碼】A
長跑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776年希臘舉行最早的奧運會,就有田徑項目。而比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早六百年的中國元朝,也有定期舉行的長跑比賽,稱為“放走”,參加比賽的運動員稱為“貴由赤”,比賽每年舉行一次,地點在元朝的兩個都城——大都和上都。作為這一時期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體育比賽項目,元朝的貴由赤放走在長跑距離和時間方面都幾乎相當于兩個馬拉松,反映了中國古代長跑運動較高的發(fā)展水平。關(guān)于這一體育項目,學(xué)術(shù)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元朝這一體育比賽項目的舉辦情況、參賽者身份等問題進行考察,并探討其所反映的文化意義。
平地風聲:元代貴由赤放走
元代的貴由赤放走,實際上就是定期舉行的長跑比賽,元代史料有明確記載,元末明初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記載道:“貴由赤者,快行是也。每歲一試之,名曰放走。以腳力便捷者膺上賞,故監(jiān)臨之官齊其名數(shù)而約之以繩,使無后先參差之爭,然后去繩放行。在大都,則自河西務(wù)起程;若上都,則自泥河兒起程。越三時,走一百八十里,直抵御前,俯伏呼萬歲。先至者賜銀壹餅,余則段匹有差。”
元代的這種長跑比賽稱為“放走”,每年舉行一次,具體舉行的兩條路線一是從河西務(wù)到大都的宮殿,處在元朝運河進入大都的交通要道;二是泥河兒到上都的宮殿,泥河兒在大都到上都的驛道上也稱明安驛,往上都方向有李陵臺和桓州。長跑比賽由元朝官方組織,官方比賽前要對運動員點錄,然后拉繩子讓每位選手在同一水平線,比賽開始,去繩放行。比賽時間是三個時辰,共六小時,長度為一百八十華里。運動員跑進元朝大都和上都的宮殿,在皇帝面前“俯伏呼萬歲”,第一名和其他參加者都會得到不同的賞賜,比賽結(jié)束。
元人楊瑀在《山居新語》中也有關(guān)于這一長跑比賽的記載:“皇朝貴由赤,即急足快行也。每歲試其腳力,名之曰放走。監(jiān)臨者封記其發(fā),以一繩攔定,俟齊,去繩走之。大都自河西務(wù)起至內(nèi)中;上都自泥河兒起至內(nèi)中。越三時,行一百八十里,直至御前,稱萬歲,禮拜而止。頭名者賞銀一定,第二名賞段子四表里,第三名賞二表里,余者各一表里。”
該材料與前一材料記載基本一致,其中的“封記其發(fā)”,應(yīng)是固定出發(fā)的位置。關(guān)于運動員的賞賜,這里記載更詳細,即:第一名獎勵銀一定(50兩),第二名賞段匹四表里,第三名二表里,其余參加者都是一表里。
除了上述比賽的基本情況,我們還可找到其他史料補充該長跑比賽的細節(jié)。元人楊允孚在其詩集《灤京雜詠》中寫道:“九奏鈞天樂漸收,五云樓閣翠如流。宮中又放灤河走,相國家奴第一籌。”他在詩后補充記載:“灤河至上京二百里,走者名貴赤,黎明放自灤河,至御前巳初中刻者上賞。”這本詩集是以詩記載他在上都城中的生活和來回途中的見聞。該詩后的補記說明,元朝上都貴由赤放走,從灤河開始,距離二百里,巳時(中午9-11點)以前完成比賽。往前推三個時辰是卯時(早晨5-7點),這個時間就是比賽出發(fā)的時間??紤]到卯時就是中國古代官府上班的時間,即所謂“點卯”,比賽選在這個時間開始有一定道理。而元朝沒有灤河為名的驛站(應(yīng)是前文談到的泥河兒),與上都距離“二百里”也是泛泛的說法,實際上也不準確??紤]到他是在上都看的比賽,對于整個行程的情況并不完全熟悉,但上都是比賽終點,因此他記載的比賽時間應(yīng)該準確。
元人許有壬有詩寫道:“健步兒郎似籋云,鈴衣紅帕照青春。一時腳力君休惜,先到金階定賜銀。”詩中提到“鈴衣紅帕”,估計是跑步者跑步時系上有鈴的衣服和帶紅頭帕,用鈴的響聲烘托氣氛,帶紅頭帕顏色鮮艷,便于認出。
元代貴由赤的身份
現(xiàn)代體育比賽參加者稱為運動員,元代長跑者則稱為貴由赤、貴赤,蒙古語guyukci,意思“跑步者”,與前面陶宗儀所說的“快行”者和楊瑀所說的“急足快行”者意思相近,通指善于長跑的人。但兩則材料都沒有說明貴由赤是一些什么身份的人,也沒有說明為什么只有他們能參加該長跑比賽。那么,元代的貴由赤是什么身份呢?
對貴由赤的描述最早出現(xiàn)在《元史·明安傳》,“明安,康里氏。至元十三年,世祖詔民之蕩析離居及僧道、漏籍諸色人不當差徭者萬余人,充貴赤,令明安領(lǐng)之。明安歲扈駕出入,克勤于事。二十年,授定遠大將軍、中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明年賜佩虎符,領(lǐng)貴赤軍北征……大德二年,復(fù)將兵北征,與海都戰(zhàn)。七年,歿于軍。子曰帖哥臺、曰孛蘭奚。帖哥臺,初為昭勇大將軍、貴赤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及改充萬戶,則以其叔父脫迭出代之。帖哥臺后以萬戶改中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進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子曰普顏忽里、曰善住。普顏忽里,懷遠大將軍、貴赤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梢娰F由赤最初是在至元十三年(1276)元朝滅南宋以后,由戰(zhàn)亂流離戶、僧道漏籍戶和其他不負擔賦稅徭役的散戶一萬余人組成,由康里人明安統(tǒng)領(lǐng)。貴由赤軍曾參加鎮(zhèn)壓蒙古叛王的軍事行動,明安戰(zhàn)死后,這支軍隊仍歸明安子孫統(tǒng)領(lǐng)。至元十三年(1276)貴由赤軍建立以后,十九年(1282)元朝設(shè)立貴赤延安總管府屯田機構(gòu),“于延安路探馬赤草地屯田,為戶二千二十七,為田四百八十六頃”。成宗元貞二年(1296),元成宗“詔凡戶隸貴赤者,諸人毋爭”,說明貴由赤軍規(guī)模在擴張。仁宗延祐二年(1315)五月,“貴赤張小廝等招戶六千,勒還民籍”。說明貴由赤軍擴張停止。此外,從軍隊序列來說,從至元二十二年(1284)開始,貴由赤軍列入元朝侍衛(wèi)親軍的行列,“又明年(1285),立貴赤親軍都指揮使司,命(明安)為本衛(wèi)達魯花赤”。
在貴由赤軍發(fā)展過程中,貴由赤的身份也在發(fā)生變化。首先是其待遇提高,至元二十一年(1284),元朝賜貴由赤軍戶鈔,“分撥和州歷陽縣四千戶,計鈔一百六十錠”。至元二十二年(1285)貴由赤被賜以民戶,“(賜)合剌赤、阿速、阿塔赤、昔寶赤、貴由赤等嘗從征者,亦皆賜之以民八十戶”。其次,至元二十一年(1284)以后,貴由赤開始與元朝一些怯薛執(zhí)事并列。例如,至元二十五年(1288),“秋七月甲申,朔,復(fù)葺興、靈二州倉,始命昔寶赤、合剌赤、貴由赤、左右衛(wèi)士,轉(zhuǎn)米輸之,委省官督運,以備賑給”。
元朝將特定地區(qū)民戶賜給貴族、勛臣作為食邑,食邑民戶納鈔供給受封者,稱戶鈔,貴由赤軍人得到戶鈔和民戶,說明其地位得到了提高,而史料中貴由赤與皇帝怯薛執(zhí)事并列,說明貴由赤軍雖然是侍衛(wèi)親軍序列的軍隊,但取得了元朝特權(quán)群體——怯薛的待遇。那么,是什么讓這些漏籍民戶組成的軍隊得到元朝最高的怯薛待遇?
答案是其參加了皇帝的圍獵,即貴由赤在至元二十年(1283)以后與怯薛組織昔寶赤一起,成為元朝皇帝圍獵的重要成員。貴由赤參加圍獵,有不少史料可以證明。馬可波羅記載:“大汗有兩男爵,是親兄弟,一名伯顏(Bayan),一名明安(Mingam),人稱此二人曰古尼赤(Cunici),此言管理番犬之人也。弟兄兩人各統(tǒng)萬人,每萬人衣皆同色,此萬人衣一色,彼萬人衣又一色,此萬人衣朱色,彼萬人衣藍色,每從君主出獵時,即衣此衣,俾為人識……大汗出獵時,其一男爵古尼赤將所部萬人,攜犬五千頭,從右行,別一男爵古尼赤率所部從左行,相約并途行,中間留有圍道,廣兩日程,圍中禽獸無不被捕者。”
馬可波羅于元世祖朝留在中國十七年,他除了兩次出使以外,大部分時間留在元朝宮廷,對于忽必烈的個性、宗教觀點和對叛王乃顏的征討記載都頗為詳實。前文關(guān)于忽必烈圍獵的情況,馬可波羅應(yīng)該有親身經(jīng)歷,其記載當然是可信的。材料中的明安,就是前文所引《元史·明安傳》記載的明安,是貴由赤軍的統(tǒng)領(lǐng)者;材料中的“古尼赤”,按照法國漢學(xué)家伯希和的看法,應(yīng)是貴由赤的音譯。材料中反映的就是明安帶領(lǐng)貴由赤軍跟隨忽必烈圍獵的情況。另外,《元典章》也有記載,至元二十八年(1291),在元朝禁止打獵的檔案文件《通制條格·圍獵》中顯示,地方監(jiān)察官員討論在災(zāi)荒的情況下,允許百姓在皇帝圍獵的灤河流域打獵的問題,忽必烈和明安商量,確定打獵的范圍。這說明忽必烈時期貴由赤的統(tǒng)領(lǐng)者明安在皇帝圍獵問題上的重要性。需說明的是,元朝皇帝有專門負責馴養(yǎng)獵鷹、獵犬的怯薛執(zhí)事,稱昔寶赤。在圍獵的過程中,昔寶赤承擔指揮獵鷹、獵犬的任務(wù),而貴由赤由于“急足快行”的特點,充當驅(qū)趕野獸的步兵,二者在皇帝圍獵中缺一不可。
此外,前引楊允孚詩中的“相國家奴”問題。元朝圍獵在皇帝、諸王、駙馬和高官權(quán)臣之間非常盛行,除了元朝皇室使用的貴由赤以外,高官權(quán)貴也會有一些類似貴由赤的人員,稱家奴,在圍獵中使用。這首詩的記載說明,除了元朝皇帝的貴由赤參加長跑比賽以外,高官權(quán)貴手下的類似貴赤的家奴也可參加長跑比賽。
綜上所述,貴由赤既然因參加皇帝的圍獵得到怯薛的待遇,那么,為了鍛煉其“快行”的特點,每年一次的貴由赤長跑比賽,就成為鍛煉貴由赤腳力的必要措施。從元朝的材料來看,貴由赤放走應(yīng)該從至元二十年(1283)前后開始舉行,持續(xù)了整個元朝。
元代貴由赤放走的文化意義
元朝統(tǒng)治者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游牧和狩獵是其最基本的生活手段,在部落時期,蒙古族就通過圍獵獲取生活資料以及磨合戰(zhàn)術(shù)和訓(xùn)練軍隊。元朝統(tǒng)一中國以后,圍獵習俗完整保留下來,盡管在大都和上都附近圍獵有擾民和浪費資源的弊端,但這種傳統(tǒng)活動有利于蒙古民族保留游牧文化和游牧傳統(tǒng)。貴由赤的放走可以說是蒙古皇帝圍獵活動的派生活動,該活動的舉行,同樣有利于元朝蒙古統(tǒng)治者保持和弘揚游牧文化。
元代貴由赤放走在一百八十華里的廣闊范圍內(nèi)舉行,參加者除了貴由赤,元朝宮廷官員、貴由赤軍官,甚至元朝皇帝本人也親自參加,為比賽優(yōu)勝者發(fā)獎。元朝的地方官員、老百姓都可以在沿途和大都、上都圍觀,因此,本來是為了鍛煉貴由赤腳力的長跑比賽,在定期舉行以后,成為元朝全民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當時從百姓到皇帝的文化生活。此外,這種距離和時間都幾乎相當于兩個馬拉松的長跑比賽,對于提高中國人身體素質(zhì)和意志品質(zhì)具有積極意義。
元朝每年舉行一次貴由赤長跑比賽,可以想象,在大都和上都驛道上,奔跑著貴由赤健步男兒,他們腰間的鈴聲和飄揚的紅衣和紅頭帕,與驛道周邊以及大都和上都的城市,構(gòu)成一道絕美的風景,值得今天的中國人自豪!
(作者為武漢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②[法]色伽蘭、郭魯柏著,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責編/韓拓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zhuǎn)載請回復(fù)本微信號獲得授權(quán),轉(zhuǎn)載時務(wù)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