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家鄉(xiāng)武岡(隸屬湖南省邵陽市)一友人在朋友圈里出上聯(lián)求對:“云中云,山中山,云中云山”,我不懂對聯(lián),但一想在武岡能跟“云山”相比的自然文化景觀,也就是“法相巖”了,于是就隨手寫下:“洞見洞,庭見庭,洞見洞庭”。
站在法相巖的那個大洞口,抬頭就是武岡二中。二中很近,低頭不見抬頭見,二中卻來得遠,這里是原“黃埔軍校武岡分校”舊址,當年軍校為了解決子弟及周圍孩子上學的問題,于1939年創(chuàng)立了“湖南私立初級洞庭中學”,武岡二中的前身就是這所“洞庭中學”??匆姴灰欢ㄊ?ldquo;洞見”,可能只是“孔見”,先不說歷史,二中的地盤本身就挺大,其校歌還是當年洞庭中學的那首《大哉洞庭》,豪氣沖天、壯志凌云。
關(guān)于“黃埔軍校武岡分校”,以前的宣傳很少,她和“洞庭中學”的影響力卻遠超我們武岡人的想象。有一年,我在北京見到一位長沙籍的將軍,他得知我是武岡人后,嘴里突然冒出一句武岡城里話:“你是哪條街上的?”我非常吃驚!原來當年將軍的叔叔是黃埔軍校武岡分校的教官,他投奔叔叔在武岡洞庭中學讀了幾年書,對武岡城的街道很熟悉,對武岡很有感情,他退休后還來過幾次武岡。我當時忘了問將軍:他是喜歡武岡的城墻?還是喜歡南門口的米粉?……
作為一個武岡人,不管你自己是不是二中的學生,二中多少都會影響著你,生活中你會發(fā)現(xiàn),“二中”有時離你很遠,有時又很近?;叵肫饋恚倚睦镞€是喜歡二中的,小時候從鄉(xiāng)下步行進城,快到黃木沖的時候,經(jīng)過二中,看到圍墻上方的木魚嶺就有一種莫名感覺,遠望校門后的古樹,對學校里面一直有一種神秘感,有想進去看看的沖動。
一九七七年我從村里初中畢業(yè),參加中考,考上了武岡二中,但我父親當時在武岡一中教書,把我轉(zhuǎn)學到一中了,就這樣我與二中擦肩而過。我雖然沒在二中上過一天學,但應(yīng)該也算是當過二中學生,后來在北京,二中校友搞活動的時候,他們有時也會叫我參加,但我自己不好意思去。有些朋友問我:喜歡一中?還是喜歡二中?我笑道:如果沒有一中,二中自然就是“一中”了。
七七年那時二中只有“高中”部,一中還有“初中”部,但高中的規(guī)模比較小。那個時候是“科學的春天”,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縣里各種學習競賽活動不少。一中和二中兩所學校隔江相望,自然有競爭,但也有合作,雙方交流其實很多,領(lǐng)導和老師相互調(diào)動的也不少,比如我獲得縣里高中作文比賽一等獎時的語文課潘老師,后來就調(diào)到了二中,還當過行政領(lǐng)導;數(shù)學課肖老師以前也曾經(jīng)在二中工作過……所以我跟不少二中學生雖然不是同學,但卻有共同的老師。同年級的二中學生認識也不少,我們同場學習競技過,一起去邵陽參加過數(shù)學比賽,大多成了朋友,雖然后來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的人一直還有聯(lián)系。我喜歡二中,可能是因為喜歡二中的人。
武岡二中被社會廣泛稱頌,是湘西南文化教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自“洞庭中學”以來,二中為國家培養(yǎng)了數(shù)以萬計的青年才俊。出門在外,武岡老鄉(xiāng)第一次見你一般會問:“是不是二中畢業(yè)的?”。老鄉(xiāng)聚會,千萬不要隨便說二中的“壞話”,因為你旁邊可能就是二中的畢業(yè)生,他可能是官員、是教授,甚至可能是院士,后一種場景我前幾年在廣州碰到過。
二中培養(yǎng)的人才很多,在武岡名頭大,學生和家長都以二中為榮,能在二中當老師就更光榮自豪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武岡縣醫(yī)院工作,當時武岡二中年輕的大學畢業(yè)老師不少,他們好象喜歡成群結(jié)隊騎著自行車到武岡城里街上遛遛,一路鈴聲,一路優(yōu)越,令人注目,算是小城一景,回頭率超高,我碰到過幾次,心里有點小羨慕。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在上學的時候基本上沒怎么學過英語,工作了想考研究生,但英語太差。我家周老師八四年大學畢業(yè)分配在二中教書,我就奔二中跟周老師學英語去了,學了有一兩年,我的英語成績產(chǎn)生了質(zhì)的突破,后來考研究生時英語獲得高分。我能考上研究生應(yīng)該算是托了二中的福。
有人說我找周老師學英語的動機不純,我干脆就來了個一心二用,在學英語的同時,順帶著談個戀愛,周老師變成了我永遠的老師。當時的那些學生跟周老師年齡相差不太多,總到周老師窗前來圍觀,想看看老來找周老師的人長得如何?是不是能配得上他們的周老師?……后來我跟當年那些學生在一起時,他們開玩笑說我當年找周老師對他們的學習有影響,我說如果是有影響的話,應(yīng)該是鼓舞了他們,使他們加深了對“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理解。
我和周老師結(jié)婚時住在學校木魚嶺上的“別墅”,我到北京讀研究生后,周老師和兒子搬到了中山堂對面的平房里,兒子從小在中山堂周圍玩耍,對“黃埔軍校”有感情,長大后我們?nèi)V州黃埔軍校參觀的時候,一進去他就找有沒有介紹“武岡分校”,他說踏在廣州黃埔軍校樓板上產(chǎn)生的吱呀聲,跟二中那個中山堂的是一模一樣的……兒子在二中的幼兒園過了一個快樂的童年,心身都得到很好的培育,記得當時流行“呼拉圈”,他在全校師生大會上做表演,一動起來他就不肯停下來,最后是被老師強行抱下臺的。
周老師在武岡二中工作了九年,教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把青春獻給了二中,培養(yǎng)了眾多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周老師最自豪一句話是:“某某某是我的學生”。同時,周老師也在二中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教學本領(lǐng),她調(diào)到北京后,先后在育英中學和中央民族大學附中教書,學生中出過北京英語高考狀元。周老師近些年在全國各地講學,處處展現(xiàn)出了“二中教師”風采,成績斐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中學英語教育全國名師,我們心目中的“Somebody”!
《卜算子·周曉鷹老師》
萬般瀟灑行,
仙子凌波步。
洋話連篇三尺臺,
最是風流處。
桃李次第開,
回首斜陽暮。
一瞬流光六十秋,
向晚紅無數(shù)。
(注:周曉鷹,女,現(xiàn)居北京,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英語高級教師,1984年至1993年在武岡二中工作)
【作者簡介:楊少波,男,現(xiàn)居北京,醫(yī)學博士,解放軍總醫(yī)院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