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jiān)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內容。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信訪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改進群眾工作方法,提高群眾工作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深刻領悟黨的群眾路線的豐富內涵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形成、發(fā)展、創(chuàng)新群眾路線的踐行史。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旗幟鮮明地走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是我們黨的“紅色基因”,是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重要法寶。
傳承弘揚“一切為了群眾”的價值追求。一切為了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也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要求?!豆伯a黨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922年,黨的二大制定的《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指出,我們既然是為無產群眾奮斗的政黨,我們便要“到群眾中去”,要組成一個大的“群眾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最大限度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傳承弘揚“一切依靠群眾”的根本立場。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的立黨之本。毛澤東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如果沒有人民的全力支持,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下生存和發(fā)展;如果沒有數以百萬的老百姓推著小車送糧食、運彈藥,就不可能取得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如果沒有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生死狀”,就不可能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正是有了人民群眾的主動實踐和積極創(chuàng)造,才有了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偉大成就。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自覺拜人民群眾為師,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營養(yǎng)和力量,依靠人民群眾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歷史偉業(yè)。
傳承弘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從群眾中來,才能形成正確認識;到群眾中去,才能將正確認識轉化為群眾行動,才能在群眾行動中檢驗深化認識。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加強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中必須走群眾路線,二者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在黨的歷史上,毛澤東的調查研究堪稱典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深入開展社會調查,撰寫《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尋烏調查》等調查報告,為奪取革命勝利打下了堅實思想基礎。新中國成立后,他在全面聽取中央30多個部門匯報基礎上,撰寫出《論十大關系》,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和發(fā)展道路。深入群眾,就是要“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讓群眾打開話匣子,說出真心話。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提高發(fā)現問題、總結經驗、改進不足的本領,切實制定出真正符合群眾利益的政策措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傳承弘揚“人民滿意”的最高標準。人民是否滿意,是衡量一切工作成敗得失的根本標準。毛澤東曾經說過,“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鄧小平將人民滿意標準具體化、形象化,提出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難、我有所為,把群眾權益受到公平對待、利益得到有效維護作為評價信訪工作的重要標尺,創(chuàng)造經得起歷史檢驗和人民評判的工作業(yè)績。
真正把解決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過程
做好信訪工作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重視群眾工作、信訪工作是一以貫之的,是領導干部踐行群眾路線、帶頭做群眾工作的典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信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飽含著對信訪工作的高度重視、對群眾信訪的深切關注和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情感。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信訪工作條例》,作為健全為人民執(zhí)政、靠人民執(zhí)政制度的一項重要安排,就是要充分發(fā)揮信訪工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
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開展工作、走好群眾路線的重要方法,也為做好信訪工作提供了實踐指引。在河北正定,他在寫給四大機關領導的一封信中,要求他們脫身冗務,著眼基層,著力實際,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在福建寧德,他首創(chuàng)“四下基層”制度,到任不到3個月走遍9個縣,特別是3次到交通偏僻的壽寧縣下黨鄉(xiāng)現場辦公,跋山涉水訪貧問苦,協(xié)調解決下黨鄉(xiāng)建設發(fā)展難題。在福建福州,他倡導開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四個萬家”活動,動員各級領導干部到群眾中去送溫暖、解民憂。在浙江,他帶領省直部門負責人到問題多、矛盾集中的浦江縣下訪,接待群眾436批667人次,解決了一大批信訪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心里始終裝著人民、時刻想著人民、奮斗為了人民,帶頭做群眾工作、信訪工作,深厚真摯的人民情懷值得我們每名黨員干部學習看齊、發(fā)揚光大。
始終堅持把心貼近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工作時講到,我們共產黨的干部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在信訪中傾聽人民的呼聲,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進工作和作風的營養(yǎng),“關心、濟助”每一個需要關心濟助的人,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習近平總書記把信訪工作作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強調要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改進群眾工作方法,提高群眾工作水平。盡管他日理萬機、政務繁重,但對群眾寫給他的來信都十分重視,多次直接回復,這些回信對象十分廣泛,內容豐富、飽含深情、催人奮進,在全社會引發(fā)了熱烈反響,凝聚起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奮發(fā)向上的磅礴力量。
始終堅持為群眾排憂解難。信訪問題大多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解決好這些現實問題,就抓住了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出來的信訪突出問題,既有新動向,也有老難題,但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wěn)定。要強化責任擔當,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調解、疏導等辦法,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近年來,國家信訪局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信訪積案,集中力量打了一場攻堅戰(zhàn),解決了一大批釘子案、骨頭案和歷史遺留難題,促進了重點領域、重點群體突出矛盾明顯緩解,有力地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大局穩(wěn)定。
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必須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
堅持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是信訪工作的最高原則、最大優(yōu)勢,也是信訪工作政治性的鮮明體現。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嚴格執(zhí)行《信訪工作條例》,深入推進預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辦理法治化、監(jiān)督追責法治化和維護秩序法治化,切實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統(tǒng)籌推進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yè)化的信訪干部隊伍,確保信訪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信訪工作的價值追求,也是信訪工作人民性的鮮明體現。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尊重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充分發(fā)揮信訪工作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作用,積極傾聽群眾呼聲,廣泛汲取人民智慧。要堅持人民信訪為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一員、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全力以赴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要把群眾滿意作為制定政策、化解矛盾、衡量成效的根本標準,創(chuàng)新完善信訪工作考核和群眾評價工作機制,讓群眾滿意成為改進工作的“指向標”。
堅持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是信訪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信訪制度設計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統(tǒng)籌信、訪、網、電等各種渠道,把黨員干部下訪和群眾上訪結合起來,把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和傳統(tǒng)群眾工作方法結合起來,打通基層“最后一公里”。要按照“三到位一處理”工作要求,緊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大攻堅化解力度,妥善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累積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擁護信賴。要緊緊圍繞黨中央關心、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綜合分析研判和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及時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為中央更好掌握社會動態(tài)、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參考。
推進信訪工作高質量發(fā)展。要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總體布局,深入研究推進信訪工作在中國式現代化工作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健全完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發(fā)展大局。要圍繞“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安排部署,積極構建科學完備的領導體制、工作格局、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要圍繞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工作要求,聚焦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信訪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矛盾風險排查預警、源頭多元協(xié)調化解等制度機制,更好地發(fā)揮社情民意“晴雨表”、化解矛盾“減壓閥”、保障安全“穩(wěn)定器”作用,以信訪工作的高質量發(fā)展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中央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國家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