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養(yǎng)機制,加快建設國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臺。”下基層是人才引進青年干部的第一站,這一過程名為“蹲苗”,顧名思義,即通過在基層的實際工作,增強年輕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磨礪意志、提升本領。在基層“蹲苗”也是青年干部的必經之站,在此期間,各級組織部門應發(fā)揮正向引導作用,提供合適的“育苗”環(huán)境,引導“青苗”正向茁壯成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堅實后繼力量。
基層“沃土”留“青苗”。“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許多青年人才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陌生的地方,缺乏歸屬感,要給他們一個家才能讓他們安心留下來投入基層建設中。要在服務保障上下功夫,充分優(yōu)化人才環(huán)境,構建科學高效的人才要素保障體系。在住宿方面重視人才居住的環(huán)境是否衛(wèi)生健康,加強人才公寓制度化管理;通過出臺覆蓋人才補貼、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多個維度的人才政策保障體系來解決人才發(fā)展的后顧之憂,確保外來人才能夠得到充足的人文關懷;同時提供交流、服務、學習的多元一體化平臺。只有“外漂人”適應本地土壤,成為“新鄉(xiāng)人”,為才能更好的扎根當?shù)兀蔀樾屡d基層力量。
基層“風雨”壯青苗。“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基層干部不能做“空談者”,要做“行動家”。在一線“蹲苗”,“蹲”的是看到矛盾、解決矛盾的決心;要甘做“小學生”,向群眾“取經”,“取”的是摸清情況、奉獻自我的行動和成效,貫徹“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求是精神,明白“不接觸、不了解基層就干不好實事”的真諦;要明白不經歷基層風雨的錘煉,永遠只是“溫室之苗”,易“倒伏”,要克服內心畏難情緒,敢接“燙手山芋”,敢做“熱鍋上的螞蟻”,敢啃“最硬的骨頭”,在“過關”中提升“通關”能力,在急難險重中“淬火成金”,方能快速提升青年干部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使其在面對日后的挑戰(zhàn)時更加從容。
基層“春風”扶青苗。“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青年干部是投放在基層的后備力量,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基層干部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最先一公里”,要加強對人才的愛國主義教育,修剪掉其思想上的“殘枝敗葉”,鼓勵人才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把愛國奮斗精神融入到本職工作中,甘坐“冷板凳”,讓人才“向陽生長”。要把培育國家戰(zhàn)略人才力量的政策放在青年人才上,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以及更有力的支持。要為青年人才培植成長沃土、拓寬創(chuàng)新空間,讓他們挑大梁、當主角。同時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寬闊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瞄定人才戰(zhàn)略,持續(xù)做好“留、壯、扶”三把手,開源引流,讓人才的創(chuàng)造活力競相迸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