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南通的歷史文化畫卷中,藍印花布宛如一幅精美絕倫的畫卷,承載著無數(shù)先人的智慧與情感,是當?shù)貍鹘y(tǒng)民間藝術的瑰寶。2024年底至2025年年初,南通理工學院靛藍遺韻探索隊積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藍印花布文化探尋與傳承之旅。
2025年1月8日至1月15日,靛藍遺韻探索隊在指導老師王雪瑾的帶領下,走進南通市曙光幼兒園和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通過實地考察、工藝體驗、文化宣講等方式,將思政教育融入社會實踐,深化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與情感聯(lián)結。
視聽盛宴助力非遺傳播
在曙光幼兒園,探索隊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一場豐富多彩的藍印花布文化盛宴?;顒右潦?,一段充滿趣味的動畫視頻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視頻生動展現(xiàn)了藍印花布從古代民間手工藝一路走來的發(fā)展歷程,孩子們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藍印花布在不同時期的獨特魅力,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
隨后,志愿小隊成員結合PPT,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詳細講解了藍印花布的制作工藝。從刻板的精細雕琢,到刮漿的均勻涂抹,再到染色的巧妙暈染以及晾曬的恰到好處,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配有生動的圖片和簡潔的文字說明,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迎來了一次親手創(chuàng)作的寶貴機會。他們拿起畫筆,在白紙上盡情揮灑自己的創(chuàng)意,設計出一個個充滿童趣的藍印花布圖案。志愿者們在一旁耐心指導,這一過程不僅讓孩子們在歡樂中了解了藍印花布文化,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教育。
深度體驗感受非遺魅力
離開幼兒園后,靛藍遺韻探索隊來到了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這座匯聚了眾多藍印花布珍品和歷史文物的專業(yè)博物館,猶如一個神秘的文化寶庫,等待著志愿者們去探索。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成員依次參觀了各個展廳。展廳里琳瑯滿目的藍印花布制品讓他們目不暇接:精美的被面上,圖案栩栩如生,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華麗的窗簾隨風飄動,展現(xiàn)出藍印花布獨特的韻味;精致的服飾和飾品,讓志愿者們感受到了藍印花布與現(xiàn)代時尚的完美融合。
參觀過程中,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藍印花布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以及制作工藝。從藍印花布在南通地區(qū)萌芽的那一刻起,到如今在現(xiàn)代社會中綻放新的光彩,每一步的發(fā)展都飽含著民間藝人的心血與努力。志愿者們一邊認真聆聽講解,一邊記錄下關鍵信息,還不時與工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對藍印花布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志愿者們有幸走進博物館的制作車間。在這里,他們親眼目睹了藍印花布的制作全過程。民間藝人們手法嫻熟,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節(jié)奏感??贪鍟r,刀起刀落間將圖案精準地刻畫在木板上;刮漿時,漿料均勻地涂抹在刻板上;染色時,色彩在布料上逐漸暈染開來;晾曬時,微風輕輕拂過,藍印花布隨風飄動。志愿者們被藝人們的精湛技藝深深折服,紛紛拿起相機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在藝人們的指導下,志愿者們還親自參與了刻板和刮漿的體驗環(huán)節(jié),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傳統(tǒng)工藝的獨特魅力。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傳承與弘揚之旅,更是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通過將思政教育融入社會實踐,青年師生們在文化傳承中增強了文化自信,在社會實踐中提升了社會責任感,不僅對藍印花布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還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身上肩負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使命。
未來,南通理工學院將繼續(xù)探索“大思政課”的創(chuàng)新模式,引導更多青年學子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作者 :南通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張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