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雜志發(fā)表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12日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講話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文章指出,“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家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嚴格要求親屬子女,過好親情關”。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如同春雨潤物,無聲卻有力地塑造著家庭成員的品格與價值觀。對領導干部而言,家風建設絕非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連著國家黨風政風的大事。必須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以好家風涵養(yǎng)好作風。
家風正則作風淳,良好的家風是黨員干部修身律己的精神富礦。“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的《誡子書》告誡子孫要淡泊名利、堅守志向,成為無數人修身的指南。“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準則,“溫良恭儉讓”的行為規(guī)范,都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家風的集中體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是將個人修養(yǎng)、家庭建設與國家發(fā)展緊密相連,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人生追求。領導干部應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補足養(yǎng)料,將誠實守信、克己奉公、敬業(yè)奉獻等品德融入家庭生活的點滴之中,堅持用平和之心對待“名”,用敬畏之心對待“權”,用負責之心對待“事”,將良好家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風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更是抵御貪腐的“防火墻”?;赝麣v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實際行動傳承著優(yōu)良家風,毛澤東常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教育子女保持艱苦樸素作風,周恩來定下10條家規(guī),為親屬們樹立道德標桿,營造清正廉潔家風。反觀近年來一些違紀違法案例,往往背后都隱藏著家教缺失、家風不正的問題,“夫妻檔”“父子兵”式的腐敗鬧劇令人警醒。領導干部須守住親情關,加強對家人的教育管理,常吹“廉潔風”、常敲“警示鐘”,對身邊人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敢于“唱黑臉”,防止“身邊人”成為腐敗的“導火索”,做到個人不失范、配偶不失管、子女不失教、家風不染塵。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身行一步,勝過千言,領導干部作為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少數”,言談舉止、家風家教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應當帶頭培育優(yōu)良家風,以好家風滋養(yǎng)勤政好作風,做始終如一的表率。要堅持將家風建設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自覺從小事做起,為家人樹立起行為標桿,劃定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線,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在工作中堅持原則、公道正派,不徇私情、不謀私利;在生活中崇尚節(jié)儉、反對浪費,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帶頭踐行優(yōu)良家風,帶動更多家庭重視家風建設、注重家風傳承,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作者:王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