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字幕老视频平台网站,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天天干天天草天天av,2023草草影院最新入口,日本黄色网站在线视频,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核心要義與健全路徑

摘 要: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有效路徑,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重要手段,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之舉。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中,組織體系是保障,衡量標準是上下貫通、執(zhí)行有力;教育體系是基礎,衡量標準是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監(jiān)管體系是關鍵,衡量標準是精準發(fā)力、標本兼治;制度體系是根本,衡量標準是科學完備、有效管用;責任體系是動力,衡量標準是主體明確、要求清晰。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必須增強組織體系的貫通力、鞏固教育體系的凝聚力、提升監(jiān)管體系的糾偏力、強化制度體系的執(zhí)行力、夯實責任體系的驅動力。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 黨的建設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2024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就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發(fā)表重要講話,深刻總結我們黨在新時代構建起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系統(tǒng)闡述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實踐要求,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是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明確了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核心內容和實踐路徑,表明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開始走向成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建設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要求”,把“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zhí)政能力,創(chuàng)新和改進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七個聚焦”之一。這次全會將“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提到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高度。

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理論發(fā)展歷程

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指全面從嚴治黨主體、客體和手段等諸要素組合而成的全面、系統(tǒng)、協(xié)調、高效的有機整體。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有效路徑,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重要手段,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之舉。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自我革命的歷史發(fā)展和實踐積淀的結果??v觀之,我們黨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理論發(fā)展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全面從嚴治黨”概念的提出

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1962年11月29日,鄧小平同志在《執(zhí)政黨的干部問題》一文中首次提出“黨要管黨”,指出“黨要管黨,一管黨員,二管干部”[1]。黨的十四大將“從嚴治黨”寫入黨章總綱。黨的十六大將“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寫入黨章。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首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新時代歷史方位,以強烈的歷史自覺、歷史主動,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對管黨治黨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同中國共產黨建設實際相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全面從嚴治黨”概念的正式提出,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廣度、深度、力度和效度等方面的整體躍升。[2]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深入闡述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科學內涵,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3]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將“全面從嚴治黨”寫入黨章,并單列為黨的建設五項基本要求之一,自此全面從嚴治黨開始向縱深發(fā)展。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命題的提出

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從嚴治黨進行系統(tǒng)部署,首次明確提出“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嶄新命題,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化、科學化構建的新階段。從“全面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表明我們黨對管黨治黨的規(guī)律性認識不斷深化。黨的遠大目標和歷史使命,黨的龐大隊伍規(guī)模,黨面臨的重大風險和嚴峻挑戰(zhàn),都要求必須整體地而不是局部地、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碎地、持久地而不是短暫地、高標準地而不是一般化地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重視全面從嚴治黨的頂層設計,堅持統(tǒng)籌謀劃、一體推進、協(xié)調發(fā)展。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從嚴治黨規(guī)律的深刻認識,是從治國理政的戰(zhàn)略高度提出的重大舉措,對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實現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四個全”思維和方法論的提出

2023年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對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作出重要部署,強調“堅持內容上全涵蓋、對象上全覆蓋、責任上全鏈條、制度上全貫通”(下文簡稱“四個全”)。內容上全涵蓋,是指黨的建設推進到哪里,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就構建到哪里,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黨的建設各方面,融入思想從嚴、監(jiān)督從嚴、執(zhí)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各環(huán)節(jié)。對象上全覆蓋,是指既要面向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做到管全黨、治全黨,又要抓重點,抓好“關鍵少數”,管好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一把手”,管黨治黨不留死角和空白。責任上全鏈條,是指壓實各級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各級紀委的監(jiān)督責任,推動各級黨委(黨組)書記扛起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切實擔負“一崗雙責”,推動形成各負其責、統(tǒng)一協(xié)調的管黨治黨責任格局。制度上全貫通,就是把制度建設要求體現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各方面、各層級,不斷完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增強黨內法規(guī)權威性和執(zhí)行力,以制度促進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貫通、聯動,真正實現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四個全”明確了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系統(tǒng)思維和科學方法,為推進管黨治黨系統(tǒng)工程提供了方法論依據,為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個全”的提出,是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在理論上的又一次深化。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內容、標準與路徑的提出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舉行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五個子體系,即上下貫通、執(zhí)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的教育體系,精準發(fā)力、標本兼治的監(jiān)管體系,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主體明確、要求清晰的責任體系,并分別對健全五個子體系提出了明確的實踐要求。此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確定了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基本結構,明確了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衡量標準,指明了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實踐路徑,形成了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重要理論成果。“四個全”與“五個子體系”之間密切關聯,內在統(tǒng)一,功能互補,二者都是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重要要求。從“四個全”到“五個子體系”,表明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要素更加齊全,結構更加科學,功能更加完備,實踐路線圖更加清晰,標志著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步入了新的階段。

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內容構成

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組成結構和內部關系,是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核心內容。2024年6月,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明確了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基本框架結構,即組織體系、教育體系、監(jiān)管體系、制度體系和責任體系等五個子體系。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其要素與內容也會與時俱進,但體系構成的核心內容是相對穩(wěn)定的。同時,這次集體學習在實現“要素齊全、功能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高效”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總目標的指導下,提出了健全五個子體系的具體衡量標準,從而為評估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成熟度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據。五個子體系是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支撐、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共同服務于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具體而言,它們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中的角色定位如下:

組織體系是保障

黨的全面領導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和重要內容,而黨的全面領導離不開堅強的組織體系。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鞏固黨的領導地位,是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堅強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組織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4]“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5]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建立和鞏固黨的組織,形成并不斷完善了包括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組織體系。中國共產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嚴密的組織體系是其優(yōu)勢所在、力量所在。因此,任何時候黨都必須把加強組織體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衡量組織體系運行狀況的標準在于它是否上下貫通、執(zhí)行有力。只有建立起順暢高效的組織體系,才能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才能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將廣大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從這個意義上講,組織體系也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其他子體系的前提,也是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主線,貫穿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建設的全過程。

教育體系是基礎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其中的重要經驗,就是堅持把思想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內容,淬煉自我革命的銳利思想武器。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第一步,對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夯基壘臺、強基固本的作用。毛澤東同志就黨的思想建設的意義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6]教育體系是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重要基礎。只有著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yǎng),推動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有效結合,才能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才能確保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衡量教育體系運行狀況的標準是看它能否實現固本培元、凝心鑄魂。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如何,主要看黨員干部。通過思想教育鞏固根本、培養(yǎng)元氣,讓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并堅守黨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根本宗旨等,能夠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只有通過凝聚人心、鑄造靈魂,教育體系才能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向心力和行動力,才能把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的目標和任務上來。由此可見,高效的教育體系也會促進組織體系等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其他子體系不斷完善。

監(jiān)管體系是關鍵

對權力進行有效監(jiān)督是我們黨長期執(zhí)政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和艱巨任務。管黨治黨,最重要的是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和管理。黨的龐大規(guī)模和長期執(zhí)政的特點,決定了黨的監(jiān)督任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正因為如此,監(jiān)管體系就成為了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jiān)督”。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和管理,有利于及時發(fā)現和查處黨員干部的違紀違法行為,保證權力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從而使黨更加堅強有力。衡量監(jiān)管體系運行狀況的標準是看它能否精準發(fā)力、標本兼治。換句話說,對干部的監(jiān)督管理不可無的放矢,也不能揚湯止沸、負薪救火,而要體現問題導向,突出針對性,重在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制度體系是根本

制度優(yōu)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yōu)勢。鄧小平同志始終強調,“制度是決定因素”,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7]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健全黨的組織法規(guī)、領導法規(guī)、自身建設法規(guī)、監(jiān)督保障法規(guī),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制度建設的好壞從根本決定了全面從嚴治黨成效的高低,制度體系是否完善決定了其他子體系乃至整個全面從治黨體系的水平。衡量制度體系運行狀況的標準是看它是否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空轉”“內耗”“打架”的制度體系只會破壞管黨治黨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制度體系只有系統(tǒng)完備、科學規(guī)范、執(zhí)行有力、運行有效,才能提升其他子體系乃至整個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

責任體系是動力

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管黨治黨責任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真正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這個政治責任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舉措就很難落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8]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調權力與責任的有機統(tǒng)一,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要追究;二是突出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并以責任追究為抓手,層層壓實責任。責任體系是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關鍵,是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牛鼻子”。責任體系是否完善直接影響著其他子體系乃至整個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能否真正落實落地。衡量責任體系運行狀況的標準是看它是否主體明確、要求清晰。責任體系只有清晰界定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jiān)督責任的邊界,明確責任內容,才能將全面從嚴治黨各類主體的使命職責具體化,并提供持續(xù)的、強勁的驅動力。

綜上,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五個子體系各自發(fā)揮不同的功能:組織體系統(tǒng)一行動,教育體系統(tǒng)一思想,監(jiān)管體系矯正偏差,制度體系預防風險,責任體系激發(fā)動力。由于五個子體系功能各異,所以它們的特點和評判標準也各不相同:組織體系強調貫通力,教育體系強調凝聚力,監(jiān)管體系強調糾偏力,制度體系強調執(zhí)行力,責任體系強調驅動力。不同特點的五大子體系緊密聯系,內在一致,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從不同的維度、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支撐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實踐路徑

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個由五個子體系構成的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要從頂層設計上統(tǒng)籌規(guī)劃,更要針對每一個子體系個性化的功能和特點,有的放矢、協(xié)同一致地穩(wěn)步推進。

增強組織體系的貫通力

應著眼于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全面增強組織體系的貫通力。首先,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制定責任清單,化解部門分歧,消除條塊梗阻;建立定期就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回頭看”和報告、通報制度,切實解決貫徹落實中的難題,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其次,理順黨建管理體制機制。完善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和統(tǒng)籌協(xié)調機制,明確行業(yè)管理部門的監(jiān)管和黨建管理職責,切實加強黨對行業(yè)協(xié)會、學會、商會的全面領導;創(chuàng)新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yè)群體黨建工作方式,各級黨組織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握新業(yè)態(tài)、新就業(yè)群體“新”的特點與“變”的動向,強化政治引領和主動服務,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把新就業(yè)群體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再次,以信息化賦能黨的組織工作提質增效。探索組織系統(tǒng)發(fā)揮信息化作用的有效途徑,搭平臺、建隊伍、促應用、抓制度,提升組織工作信息化水平,引領組織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特別要建立和完善智慧黨建平臺,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擴大組織工作覆蓋面,提升組織工作執(zhí)行力,從而增強組織工作的影響力和有效性。

鞏固教育體系的凝聚力

一方面,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推動新時代黨的思想建設。新時代黨員教育圍繞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這條主線,從組織黨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提高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到建立黨員教育教材體系,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另一方面,充分發(fā)揮學習教育的復合功能。將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結合,理論武裝和實踐運用相結合,強黨性和增本領相結合,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黨性教育,從而達到堅定信念、增長本領、凈化風氣、激勵作為的綜合效果。

提升監(jiān)管體系的糾偏力

健全監(jiān)管體系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必須在監(jiān)管全覆蓋的前提下增強監(jiān)管的針對性、精準性,提升糾偏力。首先,優(yōu)化“四個機制”。即改進和完善黨員管理機制、從嚴管理監(jiān)督干部機制、正風肅紀常態(tài)化機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其次,完善“一個體系”。即完善黨統(tǒng)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jiān)督體系,堅持自我監(jiān)督與人民監(jiān)督相結合,促進各類監(jiān)督貫通協(xié)調,全面增強監(jiān)督的時效性。再次,聚焦“四個重點”。在監(jiān)督類型、監(jiān)督對象、監(jiān)督事項和監(jiān)督領域方面突出重點,著力抓好政治監(jiān)督、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監(jiān)督、“三重一大”事項監(jiān)督以及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重點領域的監(jiān)督。唯有如此,才能從整體上提升監(jiān)管體系的糾偏力。

強化制度體系的執(zhí)行力

制度體系重在預防,關鍵在執(zhí)行力。執(zhí)行力是制度體系的生命。提升執(zhí)行力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學性??茖W制定制度是制度執(zhí)行、管用的基礎和前提。注重制度的嚴密性、準確性,制定制度少用“原則上”“盡量”“一般情況下”“確有需要”等模糊概念,多用“不準”“嚴禁”“杜絕”“一律”等精準詞匯以避免出現過多的自由裁量空間,使相關制度緊密銜接以避免出現相互“打架”的現象;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可執(zhí)行性,要把從總體上、全局上提出的原則要求和基本規(guī)范進一步細化,使普適性的籠統(tǒng)規(guī)定明確化、原則的表述具體化;注重制度的適配性與集成性,使制度建設與管黨治黨需要相適應、與黨的各項建設相配套,全方位織密制度的籠子,堵住制度漏洞。另一方面,增強制度執(zhí)行的剛性。發(fā)揮好主要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以率先垂范帶動制度執(zhí)行,形成以上率下的“頭雁效應”;運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提高制度執(zhí)行的透明度,公開制度執(zhí)行的過程和結果;對破壞制度的行為,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以強力有的問責切實維護制度的權威性。

夯實責任體系的驅動力

責任是驅動力的來源,沒有責任或責任不清晰就會導致管黨治黨動力不足。夯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的驅動力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的具體責任。明確黨委主體責任是根本、紀委監(jiān)督責任是保障、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是關鍵、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是支撐,推動四個責任主體分工明確、協(xié)同配合地共同履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壓力傳導機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通過制度的剛性約束和機制的靈活運行,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細化為檢查考核指標,加強督查檢查和考核評價工作,推動責任落實;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對失職失責行為進行嚴肅問責和懲處,形成強大的責任壓力。

總之,構建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項具有全局性、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項事關黨長期執(zhí)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提出一系列創(chuàng)新理念,實施一系列變革實踐,健全一系列制度規(guī)范,推動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不斷深化發(fā)展,構建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并不斷發(fā)展進步,日益完善。然而,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個與時俱進、動態(tài)發(fā)展、不斷完善的系統(tǒng),正如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一樣,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必須持之以恒,持續(xù)不斷地改進完善,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提供堅強保障。

本文作者為燕山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地方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探索、成效評價與經驗總結”(項目編號 :22ZDA035)階段性成果】

注釋略

責編:周素麗/美編:王嘉騏

責任編輯:張宏莉